激光界的“3D顯示”—飛秒激光誘導空氣電離
作者:Huaray
更新時間:2024-03-26
點擊數(shù):
3D顯示技術,是一種新型顯示技術,與普通2D畫面顯示相比,3D技術可以使畫面變得立體逼真,圖像不再局限于屏幕的平面上,仿佛能夠走出屏幕外面,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。
3D技術成像分類可以分為視差式和3D渲染式。
視差式3D技術中,我們又可以細分出三種主要的類型:色差式、偏光式和主動快門式,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色分法、光分法和時分法。
3D渲染式則使用三維物理空間來渲染圖形,通過激光讓每個體素(對應平面顯示中的像素)發(fā)光或反射光,在三維空間中排列成像,讓觀眾全角度、無死角觀看到3D圖像。
飛秒激光擊穿空氣形成的3D影像,真實存在。基于飛秒激光誘導等離子體的真實3D顯示技術,將高峰值功率的飛秒激光聚焦,達到每平方厘米100太瓦極高強度后擊穿空氣,誘導形成發(fā)光等離子體,采用3D掃描器將激光束進行掃描,對發(fā)光點陣進行排列組合,在空中形成各種文字或圖案。
相比傳統(tǒng)激光顯示,飛秒激光顯示技術優(yōu)勢明顯,其顯示介質為空氣,不需要屏幕、水霧等,可將3D圖像直接在空中呈現(xiàn)。同時,飛秒激光比納秒激光的脈沖持續(xù)時間更短(1納秒為十億分之一秒,1飛秒為百萬分之一納秒),所需能量更低,單點停留時間更短,具有更高安全性。
未來,將通過對飛秒激光脈沖時空分布進行復雜編輯和控制,精確調控體素的亮度、顏色及持續(xù)時間等特征參數(shù),進一步升級飛秒激光器功率,實現(xiàn)超大幅面空中真實3D顯示。